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立中正大學-數位媒體製作研究中心-中正E報第593期

中正E 593小期ETV 單元一

 

中正E報 第593小期單元一

 

 

歡迎收看第593-1小期ETV,本期為您帶來以下報導:
1.隱形血荒 我們的血流去何處? 
2.行動菜車 穿梭小巷傳遞滿車人情
3.追上白兔!親子共學一同成長學習

 

中正E 593小期ETV 單元二

 

中正E報 第595小期單元二

 

 

歡迎收看第593-2小期ETV,本期為您帶來以下報導:
1.不只是咖啡廳 原青們的都市部落
2.六腳青實驗事 用心編織家鄉故事
3.走過遺忘的路 照顧者的心聲
4.語文資優班 未來何去何從

 

中正E 593小期ETV 單元三

 

中正E報 第595小期單元三

 

 

歡迎收看第593-3小期ETV,本期為您帶來以下報導:
1.銀髮友善新商機 長輩食得安心
2.風吹稻浪起泡泡 民雄米香之憂
3.學區餐飲難獲利 老店應對有心得

 

中正E 593小期ETV 單元四

 

中正E報 第595小期單元四

 

 

歡迎收看第593-4小期ETV,本期為您帶來以下報導:
1.故障排除者 宿舍管理員
2.從田地飛上天際 中正研發無人機
3.手繪海報餘溫 二輪電影院轉型

 

中正E 593小期影音專題

 

輸血帶畫面

 

 

【記者 許佳欣、謝慈芸/綜合報導】

 

2023年,臺灣8.13%的國民捐血率,位居世界之冠。然而,看似穩定無虞的血液供給量,受到人口結構改變的影響,少子化與超高齡化使得血液供不應求的情況日益嚴重,民間想方設法減緩供需失衡,並期許政府能夠共同努力。

 

 

行人穿越馬路照片

 

 

【記者 王艾珍、廖欐人/台南市報導】

 

行動菜車昔日在台灣村落中扮演要角,不僅使村居民在自家門口即可買到生鮮,也成為居民交流情感的橋樑。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高齡人口凋零與社會結構重組,行動菜車數量銳減,但台南後壁長短樹里的林品成夫婦依舊堅持開著行動菜車,每日奔走,為村民傳遞溫暖。

 

 

親子共學活動畫面

 

 

【記者 游子誼、李新誌/綜合報導】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在第十七屆的草草戲劇節打造了一個自在遊戲探索區,希望能夠讓家長與孩子無拘無束自在探索。親子共學以陪伴和對話為核心,吸引著我們走進他們位於雲林的共學基地,體驗這場以生活為書的學習旅程,讓家長與孩子一起探索世界、一起成長。

 

Lumaq咖啡廳畫面

 

 

【記者 簡冠盈、張家語/台北報導】

 

「Lumaq」是布農語裡「家」的意思。這個位於台北邊界的空間就像都市中的部落,除了是咖啡店,也聚集原住民青年們在此生活與辦公。對於老闆Savungaz來說,Lumaq更是匯聚社運能量之處,成為推動與討論原住民權利議題的重要基地。

 

 

 

六腳青實驗事店面畫面

 

 

【記者 邱衣晨、吳柔穎/嘉義六腳報導】

 

六腳青實驗事是一個專注於地方創生的團隊,他們的業務範圍廣泛,涵蓋社區發展、文化振興和地方資源整合等多個層面。透過深入社區並與居民緊密合作,來讓更多人認識這片充滿潛力的土地,並促進其各方面的發展與進步。

 

照顧長者畫面

 

 

【記者 趙展誼、王彥杰/綜合報導】

 

隨著高齡社會來臨,失智症患者逐年增加,越來越多家庭走上照顧的漫漫長路。照顧失智長者,不只是體力上的付出,更是情緒與心理的拉鋸戰。本專題訪問三位照顧者,聽他們分享日常挑戰、情感掙扎,與療癒陪伴的力量。

 

 

學生寫字畫面

 

 

【記者 許皓崴、王寶宜/綜合報導】

 

台灣在民國73年制定《特殊教育法》,並在各高中設立語文資優班,近年來各個高中陸續停招語資班,曾經的語資班學生認為,隨著108課綱的完善,語資班將漸漸消失。但教授提到,雖然語資班人數在漸漸減少,但只要有需求語資班仍會繼續存在。

 

長輩吃飯畫面

 

 

【記者 机瑋琪、萬之勤/綜合報導】

 

根據國發會統計,台灣即將於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意味著高齡人口比例將超過百分之二十。如何照顧高齡者並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已成為迫切議題。銀髮友善食品的發展日益受到重視,如何滿足高齡者的營養需求,將是未來的一大挑戰。

 

 

 

農夫種田畫面

 

 

【記者 黃苡甄、何大貳/嘉義民雄報導】

 

稻米作為台灣的主要糧食之一,不僅滋養著世代子民,更承載著農民的歲月與心血。然而,在嘉義縣民雄鄉豐收村的稻田水面上,出現白色泡沫與浮油的異象。這些漂浮物從何而來?是否會影響水稻的生長與品質?農民又是如何看待這個現象與水稻產業呢?

 

在老店做菜畫面

 

 

【記者 郭宏哲、劉曉亮/中正大學報導】

 

中正大學周遭的店家類型幾乎只有餐飲業。最近幾年不斷有學餐結束營業,也招不到新的商家進駐。在這裡經營,必須背負許多不利因素,十六加二的制度更是讓情況雪上加霜。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已經經營二、三十年的店家。他們針對學區餐飲業的狀況提出了分析。

 

 

宿舍管理員更換電燈泡畫面

 

 

【記者 郭宏哲、蘇煒祺/中正大學報導】

 

中正大學的許多宿舍管理員跟學校一樣,在這片鳳梨田所圍繞的土地上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春去冬來,他們默默守護學生的身影可能也早已消散在許多人的記憶中。但正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才讓住在學校裡的眾多學生們,擁有一個安穩的大學宿舍生活。

 

無人機示意圖

 

 

【記者 吳佑珉、游瑀涵/中正大學報導】

 

中正大學無人機團隊成功研發兩台定翼型無人機,並期望未來能投入國防與防災方面的應用。該計畫配合嘉義的地緣優勢,並由機械系與通訊系合作開發無人導控與影像辨識技術。團隊成功克服各項挑戰,並積極培育相關技術人才,期望成為未來無人機產業的關鍵推手。

 

 

二輪電影後台畫面

 

 

【記者 柳秀穎、李聿軒/台南中西報導】

 

隨著串流平台的崛起,二輪戲院的經營模式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台南市全美戲院到其他南部二輪戲院的相繼停業或轉型,顯示出傳統影視產業面臨的困境。儘管如此,戲院經營者仍在探索轉型之路,希望找回觀眾的目光,為傳統文化空間注入新生命。

 

 

中正E 593小期廣播新聞

 

神明聖衣照片

 

 

【記者 鄭安廷/綜合報導】

 

台灣民間信仰與傳統工藝息息相關,其中神明服飾製作展現了對神明的敬意與文化傳承。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項傳統手工技藝逐漸被機械取代,使這項工藝的傳承面臨挑戰。如何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尋找平衡,讓這門工藝持續保存與發展,成為當前重要的課題。

 

超商即期食品照片

 

 

【記者 蔡詠淇/綜合報導】

 

近年來,台灣人飲食習慣改變,越來越多人有外食的需求,許多超商為了減少生產過剩的品項、避免食物浪費,推出「惜食折扣」吸引民眾大量購買囤貨。然而,超商食品存在的營養問題,將形成消費者健康的隱憂。

 

 

 

阿里山醫療站門口畫面

 

 

【記者 黃毓卿/嘉義縣阿里山鄉報導】

 

山區醫療缺乏一直是值得關注的問題,民國89年5月起於阿里山鄉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稱IDS計畫),透過各醫療團隊以及相關山區單位的合作以及協助,改善山區醫療不便的困難,實現真正可及的山區醫療服務。

 

蹲點台灣2024全體人員合照

 

 

【記者 游竣棋/綜合報導】

 

自2009年起,中華電信基金會都會舉辦蹲點台灣這項活動讓二十多組大學生前往部落或偏鄉城鎮進行為期十五天的蹲點服務。這項別具意義的活動,不僅讓青年學子有機會親身體驗鄉土風情,更透過「一手服務,一手記錄」的方式,為在地社區注入活力。

 

 

中正E 593小期文字新聞

 

大林新運動場館照片

 

 

【記者 李新誌/嘉義大林報導】

 

去(2024)年,嘉義縣大林鎮立游泳池因年久失修、多項設備老舊及損壞,在關閉多年後,終於準備進行改建。雖然目前仍在廠商投標階段,但未來預計改建成大林樂活運動館,成為大林鎮民及嘉義縣民又一處可以運動休憩的場所。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