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立中正大學-數位媒體製作研究中心-中正E報第594期

 

 
 

中正E報第594期 logo

 

 
 

中正E 594小期ETV 單元一

 

 

 

 

 
 

中正E報第594期單元一 logo

歡迎收看第594-1小期ETV,本期為您帶來以下報導:
1. 智慧AI守街頭 安全不用愁
2. 匠心八十載 大林市場「醫鞋院」
3. 中正足球場養護 球員安全成隱憂
4. 果香隨風走柳營 土芒果節登場

 

 
 

中正E 594小期ETV 單元二

 

 

 

 
 

中正E報第594期單元二 logo

歡迎收看第594-2小期ETV,本期為您帶來以下報導:
1 .氣爆驚魂再起?瓦斯種類知多少
2. 一鍋薄荷雞 燉出嘉北老味道
3. 閱讀拾光 找回在地溫度
4. 一窺傳統民生特色 民雄市場尋奇

 

 
 

中正E 594小期廣播新聞

 

 

 

 

 

 

 

 
 

雲林高鐵站

【記者 黃禹璇/雲林縣報導】  

台灣高鐵公司自今(2025)年4月中起短期增班,其中三班將停靠雲林高鐵站,作為緩解假日運量與提升服務的措施。高鐵公司表示,7月起也將安排常設增班班次。雲林站班次長期較少,民眾與地方單位期盼未來能視需求調整班次,改善交通便利性。

 

台南仙草實驗國小關嶺分校

【記者 卓益聖/台南白河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因學生人數少而考慮停辦仙草實驗小學關嶺分校,引發地方強烈反彈。居民不僅關注孩子就近入學的權益,更認為學校為社區記憶與文化傳承的重要象徵。然而在此爭議中學生的受教權更應放在首位,讓偏鄉學生也能夠獲得平等的教育機會。

 

 

 

 

 

 

 

 
 

台南小農

【記者 馬喬恩/台南新市報導】 

在農業產業轉型與永續意識抬頭的背景下,一場從台南出發的小農合作正逐步改變農業生產的樣貌。台南在地菇農與台灣各地小農攜手合作,運用農業廢棄物進行菇類栽培,或是進行產品合作,打破產業框架,創造農業新可能。

 

職涯探索

【記者 許妘慈/綜合報導】  

面對職涯焦慮,104人力銀行調查指出,逾六成大學生擔心找不到理想工作。為協助學生探索未來方向,其攜手全台15所大專院校推動「TOP專班」,透過企業講師、模擬面試與履歷指導等課程,幫助學生了解產業生態,培養實戰力、強化職場接軌。 

 

 
 

中正E 594小期文字新聞

 

 

 

 

 

 

 

 
 

隔熱紙太黑

【記者 范瑈芸/綜合報導】

交通部於今年二月提出「道安3支箭」政策,將對五十年來未納管的汽車玻璃透光度擬定指引,並將引進專業儀器改善現行檢測汽車玻璃透光度方式。隔熱紙雖可有效降低車內溫度,然而汽車玻璃透光度太低,可能影響駕駛人視線,造成事故發生。

 

政治校園Dcard

【記者 林星喬/嘉義民雄報導】

近期有學生在大學校園內自發收受罷免連署書,引發是否該在校園進行政治活動的討論。有人認為這是民主社會下公民意識的體現,也有人擔心這樣的行為會讓校園更分裂。學生群體對政治參與呈現多元態度,從支持到冷漠,反映出對政治不同的想像與價值判準。

 

 

 

 

 

 

 

 
 

虛擬角色

【記者 鄭玥茼/綜合報導】

角色帳號是一種以虛構角色為主體經營的社群帳號形式。使用者會依照角色的性格和語氣進行發文與互動,讓虛擬角色「親自」在網路上和他人對話。這類帳號常見於動漫、遊戲和同人創作圈,無論是原作角色或自創角色,都能透過角帳延伸其故事和人際關係。

 

耽改劇

【記者 黃珮芸/綜合報導】

耽改劇為克服不得涉及「非正常性關係」的限制,將愛情轉為社會主義兄弟情。但2021年還是逃不過限制,陷入冰河期。直至2025年3月7日,《光.淵》再現,冰河解凍似乎開始有跡可循,但耽改與耽美之差異,便會重新回到大眾視野,放上天秤去估量平衡。

 

 

 

 

 

 

 

 

 

蜀葵花文化節

【記者 黃凱信/臺南學甲報導】

2025臺南市學甲區舉辦「蜀葵花文化節」,活動從3月15日到4月27日,為期近兩個月。百花齊放的同時,也與在地青農、商家合作進駐擺攤,吸引了不少民眾前往觀光。今年增設LED燈光造景,讓蜀葵花在夜晚也能展現不一樣的風采。

 

AI插畫

【記者 鄭芷庭/綜合報導】

近期網路平台上掀起了一股AI繪圖風潮,引發熱議,這樣的科技發展,可能會影響創作者的權益。而插畫創作者作為以創作進行商業行為的創業者,面對AI繪圖有什麼樣的看法?在創作與創業的過程中又經歷了什麼樣的辛酸血淚,未來又會如何應對?

瀏覽數: